首页

收奴

时间:2025-05-29 14:38:20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到港作讲座交流 推动STEAM教育 浏览量:80938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处和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13日在北京共同举办研讨会,邀请中外嘉宾就终止结核病建言献策,探讨中国抗击结核病的关键挑战和机遇,强调加强合作、善用创新和提高可及性的重要作用。

  WHO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国际社会需作出更多防治努力。

  WHO驻华代表马丁·泰勒在研讨会上表示,终止结核病的意义不仅关乎人们健康的改善,它还意味着减少因健康问题导致的停工和失业,进而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或降低陷入贫困的风险。

  马丁·泰勒称,中国在终止结核病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有正确的行动,加强结核病诊疗与相关科研,中国就能加快终止结核病的步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雁林介绍,为实现结核病发病率在2030年达到在2015年基础上降低80%、到2035年降低90%、消除家庭灾难性支出的目标,中国就需要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加强、技术策略升级、创新工具使用、综合防治模式实施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科技创新是解决公共卫生领域问题的重要手段,如何扩大创新成果,打出“组合拳”?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桓世彤表示,结核病的筛查工具存在创新空间。例如,比起此前使用痰标本检测的模式,舌拭子采样在早发现早诊断方面就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研发非常有潜力,通过更加可及、方便的检测工具筛查和主动发现结核病人,将提高检测效率,及早发现患病人群。

  GHDDI主任丁胜强调合作创新在应对结核病药物研发困境的重要性。他认为,结核菌具有独特的生物和结构特性,药物发现难度大,研发周期长,多重原因导致了耐药结核出现,变化迅速的结核菌针对部分新药物也出现了抗药性,因此通过合作加速研发抗结核创新药物至关重要。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强调了缩短结核病临床治疗周期的重要性。他称,团队进行了多项结核病短程治疗方案的研究,将此前多耐药结核2年的治疗周期缩短到6-9个月,将普通型结核病的治疗周期缩短到4个月,通过药物代谢学与动力学研究,提供可及性更高、更符合中国人药物代谢特点的本土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以现代化的先进结核病消除综合模式,加快结核病消除速度。

  “技术上终止结核病是可能的,但我们也要直面不同层面的困难,亟需多方协同合作。”张文宏说。(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乌尔善:中法文化交流为电影创作注入活力 | 中法老友记

蛇雕以蛇、蛙、蜥蜴等为食,也吃鼠和鸟类、蟹及其他甲壳动物。每年3至5月份繁殖,产卵一枚,营巢于高树上。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辽宁、西藏、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龙岩永定废弃矿区乡镇的绿色“蝶变”:“黑煤山”成“花果山”

中央第十三巡视组组长于长辉在进驻现场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对金融单位开展巡视,是把严的基调一贯到底、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央巡视组将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学习贯彻巡视工作条例,全面落实巡视工作方针,以“两个维护”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政治监督。

习言道|行走在田间地头,习近平再论“中国人的饭碗”

此时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跨越新的重要关口:经济长期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不断积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的国际竞争形势逼人,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沉渣泛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敏感程度,可想而知。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2.75亿美元军事援助

一直忙活到中午,妻子便拿出准备好的炒菜,再用自带的电饭锅煮好饭,两人边吃边聊,时不时为对方擦拭汗水亦或是夹些菜。张波和妻子白手起家,两人虽然在工作上一起搭档,但真正属于二人的时间并不多。

中国“医疗特区”博鳌乐城形成多样互补型医疗产业格局

“第一次AI面试时,我感觉很尴尬,因为会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脸,对自己说过的话没有勇气再听一遍。而且在面试结束时我想发朋友圈于是截了个图,还收到了违规警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取消了成绩,之后我没有再收到后续的通知。”谈起自己的AI面试“初体验”,临近毕业的小佳显得有点无奈。

相关资讯
印尼举重选手破世界纪录后“秀肌肉” 韦胤廷提前出局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理论工具,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真理力量。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知识话语,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指导和重要思想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思想文化资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原理性理论成果转化为知识话语厚植了历史文化根基。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把党的创新理论原理性理论成果转化为知识话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必须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科学方法不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党的创新理论原理性理论成果向知识话语转化的正确方向、方法和进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